摘錄自2007年7月4日中國時報苗栗報導 http://e-info.org.tw/node/24122

苗栗縣頭份鎮農會辦理「快樂研習小農夫」夏令營,3日帶小朋友深入養鹿場,實際參與餵飼及打掃鹿舍等工作。小朋友幾乎都是第一次近距離和水鹿接觸,相當興奮,也對農民的辛苦有了更深刻的體認。

 

eMiaol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記者黃文張/後龍報導

苗栗縣後龍鎮松興窯內的「四方窯」,在民國84年完成最後一次燒窯任務後停火,現在已成為松興窯主人蔡進權的陶藝展示空間,燻黑的窯室磚壁,是曾有的烈火歲月刻劃下的痕跡,雖然目前「四方窯」仍可運作,但是市場再也沒有大批紅瓦花盆、瓦片的需求,只能被迫停火,這也透露出台灣陶業的沒落。

eMiaol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204/11/pbvk.html 

苗栗縣西湖溪孕育許多珍貴魚種,今年四月開始封溪護魚,但最近卻發生大量魚群暴斃事件,土鯽、石斑等原生魚類暴斃,連生命強勁的鰻魚和泥鰍也無法倖免,當地人都說這是西湖溪有史以來最大的浩劫。西湖溪河面上佈滿魚屍,讓保育人士看得好心痛,許多暴斃的魚都是珍貴的本土原生魚類,連生命力旺盛的保育類魚『鱸鰻』都被毒死,有人懷疑鱸鰻肉珍貴,可能有人下手毒魚.西湖溪孕育許多珍貴魚種,今年四月就已經封溪護魚,禁止民眾到這兒遊憩釣魚,這樣的細心呵護卻還是破功。到底是什麼毒這麼厲害?環保局派人到現場採樣檢測,初步卻找不到答案。魚屍遍布河面約四、五公里長,估計需要五年才能復育,環保局不排除有人趁黑夜將有毒物倒入河川,目前已經採樣送驗,要找出毒魚的元凶。(民視新聞邱俊超苗栗報導)

 

eMiaol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群組夥伴,你好
   東海建研所的同學,本學期規劃設計課將以頭份鎮作為研究範圍。
頭份鎮已成為苗栗縣人口數最多的地方,人數繼續增長中,頭份鎮施政較多經營於綠帶部份,包含頭份後花園以及公園設置等。

eMiaol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政府部門為提昇國內產業環境,推動相關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政策,
 對於地方文化的薪傳、特色產業的挖掘、創意產業的發想奠定了相關的基礎,
但在推動的過程中,不難發現某些政策的制度上,仍有需要改善的空間;為讓
各政黨能了解民眾對於國內目前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政策的期待以及想像,以發
揮「由下而上」(bottom - up)的社造精神,配合公共電視、中華民國社造學會及
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主辦之「2008立委選舉政黨辯論會—公民願景審議論壇」
,讓對於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政策議題有興趣之公民,經過培訓以及問題意識的
建立,透過與專家學者的對談中,產生對於發展產業政策的疑問及提議,做為
後續政府部門執行相關政策的參考依據。
       
        苗栗縣主要由台灣社區培力學會主辦,結合國立聯合大學、苗栗YA!、苗
栗縣社區大學共同舉辦公民願景論壇,主要是因為長期觀察苗栗縣在地方特色
產業的投入已具有多年的經驗,對於發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政策」的議題能
有更精闢的想法,期望能夠藉由公民論壇產生的議題,能讓未來政府部門能傾
聽民眾的疑問,重新檢視並推動地方產業政策。讓長期致力於地方特色產業的
業者得以永續經營,創造台灣另一波奇蹟。

 

【公民論壇苗栗區舉辦相關資訊】
 主辦單位:公共電視公司、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台灣青年公民論壇
  
  苗栗區承辦單位:台灣社區培力學會
  
  
苗栗區協辦單位:國立聯合大學、苗栗YA! 、苗栗縣社區大學
   
   苗栗區舉辦時間:
12/8() 12/9()

   苗栗區會議地點:國立聯合大學客家學院討論室( 國鼎圖書館五樓)

    參與對象:關心在地產業的民眾及相關產業工作人員、文史工作者等

    苗栗區報名期限:12/1( 六)
     
    報名方式及活動連絡人:

    台灣社區培力學會  劉淑萍小姐    037-381298      傳真 (037) 380686 

     E-MAIL: twempower@gmail.com (請註明"參與公民論壇會議 ")

     備註:1.全程參與活動之公民均補助車馬費 500元。

                    2.本次活動將抽選 20位公民參與論壇;其餘關心議題者,可利用e-mail方式或現場開放式討論室進行討論 (以不影 響公民論壇主場次進行為主)

eMiaol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7113000910,00.html
黃馨儀∕台北報導

 ▲十大經典國產水果票選,苗栗縣政府推薦的草莓獲得最高的票數,主委蘇嘉全(後左三)與苗栗縣長劉政鴻(後右二)等人戴上草莓帽,高喊台灣水果有GO讚。(黃韋憲攝)

 農委會在七月至十月間舉辦「二○○七年十大經典國產水果票選活動」,最後由草莓在投票截止前兩小時大翻盤,坐上冠軍寶座。昨天農委會主委蘇嘉全頒獎給「草莓」產地苗栗縣府代表,並向民眾大力推薦國內味美多汁的經典水果。

 昨日多位苗栗縣鄉親甚至共同乘坐遊覽車至台北,與官員們分享得到冠軍的喜悅,現場廿多位婆婆媽媽與叔叔伯伯還一起戴上草苺造型的帽子為大湖草莓加油,煞是可愛!

 蘇嘉全也抽出參加票選幸運獲獎民眾,可獲得液晶電視等大小獎品;得獎名單將公布於十大經典水果票選網站top10fruit.afa.gov.tw



草莓打敗芒果 叫伊台灣水果王  
資料來源:http://news.yam.com/udn/life/200711/20071130002838.html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2007-11-30 02:10

農委會舉辦的「二○○七十大經典水果」票選活動,原本一路領先的台南芒果大意失荊州,被苗栗草莓突襲,在投票截止前三小時翻盤,草莓以一萬多票打敗芒果,登上票選王座。苗栗縣長劉政鴻與縣籍立委徐耀昌昨天興奮地戴上「草莓帽」領獎。

農委會為了促銷國產水果,從七月五日起進行「十大經典水果」網路投票。除了第一個月蓮霧小幅度領先,然後芒果就持續獨占鰲頭,九月底時已經突破九萬票,領先第二名將近一萬四千票。不過苗栗縣農會、大湖鄉公所與大湖鄉農會全力為「代表性水果」草莓促銷,從七月底的第十七名推進到九月底的第二名。

活動十月卅日截止,共有一百六十九萬人參與投票,在投票結束前三天,草莓拿到十一萬八千九百票,還落後芒果三千多票。

苗栗在最後關頭拚命用電話與電子郵件、MSN催票,三天之內,硬是投出八萬票,在最後一天晚上九時趕過芒果,到卅日午夜停止計票,草莓總共拿下十九萬七千六百卅七票,比起芒果的十八萬六千八百廿六票,贏了將近一萬一千票,徹夜動員催票的員工都興奮不已奔相走告。

其他的入圍水果還有蓮霧、釋迦、梨、荔枝、葡萄、香蕉、西瓜、鳳梨。

農委會昨天舉辦頒獎典禮,苗栗縣還派出卅人的龐大代表團,農委會主委蘇嘉全強調,其實十大經典水果票選的名次不是重點,活動的目標是加強民眾對國產優質水果的消費。

大湖農會總幹事黃榮將則說,大湖鄉栽種草莓已經有卅多年歷史,雖然現在士林、關西、南投等地也出現草莓園,不過整體而言,大湖草莓仍然有九成的供應量。現在正開始進入盛產期,歡迎大家來採草莓。

eMiaol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1&SubjectNo=47575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魏攸芳/苗栗縣報導】

獅潭義民廟緊鄰河濱公園旁,溪水清澈環境優美,逛廟會還可到公園走走!(攝影/魏攸芳)  

為慶祝「獅潭義民廟100週年慶典」,苗栗縣獅潭鄉公所訂於96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止,連續三天時間,將在獅潭鄉新店村義民廟廣場辦理『96年度客家傳統戲曲巡迴表演』及『96年族群融合、百年開墾文化祭』系列活動,內容多元豐富還有神豬、雞羊評比、扯鈴、客家舞獅表演,還有多場客家酬神大戲及客家傳統戲曲演出,歡迎民眾多多參加。

  位於獅潭鄉台三線旁的義民廟,緊鄰優靜的河濱公園旁,創建於光緒三十三年(民國前五年),為苗栗地區有名的義民廟。廟內所供奉的義民爺,為清光緒年間,保衛家園、挺身力敵捐軀的兩百多位客家先民,特此供奉並紀念這些保家抗敵的客家烈士,而義民爺的信仰也是客家特色之一。

  獅潭義民廟百年慶典活動,為獅潭鄉十分重要、熱鬧的地方活動,獅潭鄉長古源毓邀請並歡迎民眾來到這處可稱是苗栗美麗後花園的秀麗鄉鎮,除了參加廟會,並認識獅潭的多元地方文化,有美食:仙草、山豬肉、黑珍珠石斑魚、客家菜、雲南菜及月桂葉料理等,及農業特產:柑橘、茶葉、桂竹筍、芽菜、蠶桑等,此外還有茶壽、藍染、造紙等傳統手工藝,而獅潭各具特色的多家民宿、餐廳、地方產業等,將是參與廟會活動外,極為豐富的旅遊安排!


獅潭深度旅遊:http://354.travel-web.com.tw
大苗栗旅遊網:http://miaoli.travel-web.com.tw/

eMiaol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1&SubjectNo=47576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魏攸芳/苗栗縣報導】

連接薑麻園到出礦坑的「出關古道」,全長6公里,全線森林茂密、動植物生態極為豐富,為受歡迎的登山健行路線!(攝影/魏攸芳)  

苗栗縣大湖鄉薑麻園地區,在前清時代開墾初期,先人因本地的特殊地理環境與土質條件,而選擇以生薑作為主要栽植作物,沿續至今,遍地的生薑所代表的不僅僅只是本地居民的生計,更是最能突顯地方特色的代名詞,也因此後人取用了生薑的客語發音,而為其此一區域命名為『薑麻園』。

  薑麻園休閒農業區,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勞工委員會職訓局桃竹苗就業服務中心、苗栗縣政府、大湖鄉公所、大湖地區農會的輔導下,農業逐漸轉型,從一級產業提升至三級產業;社區總體營造,大量種植花木,建造土袋公園、社區公園,社區全面綠美化,把整個薑麻園區脫胎換骨,猶如麻雀變鳳凰一般。

  薑麻園今年榮獲2007全國「十大經典農漁村」殊榮,各農場也相繼研發推出各具特色創意產品,如:客家風味餐、當季水果大餐、庭園咖啡、特色民宿、親子DIY;生薑特色產品,如:薑汁撞乳、薑餅、薑糖、薑麻養生茶、薑麻泡澡粉、薑片蜜餞等創意產品。

  薑麻園地區在此清爽宜人氣候時節,特舉辦「2007風情萬種薑麻節」活動,活動期間自12月1日至12月31日,有出關古道萬人登山健行、十大經典農村成果展、各種民俗才藝表演;而12月1日開幕當日早上8時至下午4時,有社區民俗歌舞表演、機車特技表演、草編、藝文DIY、有獎徵答、摸彩抽獎、各農園體驗採果樂,歡迎大家共襄盛舉。民眾可利用週休,親自走訪大薑麻園區,體驗榮獲「十大經典農漁村」的美麗在地產業特色!

活動期間:96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活動地點:大湖薑麻園聖衡宮前廣場及苗130線各休閒農園


大湖逍遙之旅:http://364.travel-web.com.tw
大苗栗旅遊網:http://miaoli.travel-web.com.tw/

eMiaol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找資料時剛好看到幾則文章,是關於之前司馬庫斯倒木事件,站在原住民立場的文章應該很多人都看過了,因此在這轉載兩篇從法律層面來看這件事情的文章。附帶一提,從網路新聞看到該事件的原住民可望除罪(點此觀看新聞)。

-----
2007/05/08 中國時報 
一棵風倒櫸木木森林法原民法各自解讀 
陳權欣、馬瑞君/新竹報導
出處: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2344

司馬庫斯族人因為風倒櫸木事件,導致全體族人過去兩年陷入一種憂傷的情緒之中,族人把他們的遭遇掛到「司馬庫斯網站」,獲得很多學者專家的聲援。但法界人士持不同看法,認為森林法和原住民基本法兩者並不牴觸,而原住民基本法也不能被擴大解釋。

目前在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班就讀的施聖文,在網站上發表文章聲援司馬庫斯,強調長期以來,台灣始終處在「部落」與「國家」這種二元對立的思考上,當部落將國家作為抗議的對象時,某種程度也掉入現代國家繁文縟節的程序陷阱中,而不自知。靜宜大學生態系教授林益仁說,如果以司馬庫斯在原住民族發展上所開拓出來的部落主體性的積極作為,這種相當於部落模範生的成績,還被法院以竊盜犯定罪,那麼政府意圖建立政府與原住民族的正常對待關係的種種作法,不免令人生疑。 

依據森林法第十五條規定,森林位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者,原住民族得依其生活習俗需要,採取森林產物。

(Owlet補充:這是森林法第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但後面還有接一句話"其採取之區域 種類 時期 無償 有償及其他應遵循事項之管理規定,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定之。"  意思就是雖然原住民可以依生活需要採取森林產物,但是實務執行上的細節還要跟原委會溝通)

另外,原住民基本法第十九條也規定,原住民得在原住民族地區依法從事下列非營利行為: 獵捕野生動物、採集野生植物及菌類、採取礦物及土石、利用水資源。以傳統文化、祭儀或自用為限。 

不過,承審法官認為原住民拿的漂流木上有林務局的編號,因此被認定為竊取國有木,才會判定有罪。法界人士也表示,國有林既是受森林法所規範,即使是原住民在撿拾時也有限制。而原住民地區得從事的非營利性行為中也不包括砍伐國有木,原住民能夠發聲,但不能「劃地為王」宣示其擁有「主權」。
-------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2454

2007/05/09 中國時報
不應無限上綱  

本報訊

還記得當年排隊等著看電影「與狼共舞」時的感覺嗎?迷戀的不是當時凱文科斯納年輕俊俏的模樣,而是被劇中白人上尉與印地安蘇族人們的友誼感動,不必多談族群融合問題,時間給了一切答案。

在台灣,原住民的憤怒並未隨著94年通過的原住民基本法而消弭,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不滿,3個部落長老因將「上帝賜予的禮物」風倒木運回部落遭判刑、罰款,族人北上抗議未果,最後還得要埋石立柱「宣示主權」,捍衛這片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

埋石、引烽火、宰山豬、塗抹豬血,以實際行動來發聲。在沒有原住民法保障的年代,面對撿拾國有林木動輒吃上官司的局面,原住民只能啞巴吃黃蓮噤聲,但有了法律的保護,為何命運仍相同?

這讓他們憤怒的情緒更難平復,從而以司馬庫斯撿拾風倒櫸木被判刑的案件為濫觴,公開要求承認部落擁有的固有傳統領域,歸還森林自主管理的權利。

遺憾的是,部落的朋友卻忘了任何權利保障並非無限上綱,森林法、原住民法中有關「傳統領域」的規範,雖有模糊空間,尚待林務局和原住民委員會來協商。但這兩者都是特別法,且不相抵觸,更無法從原住民法中擴大解釋,所謂「禁止所有不守規矩的林務人員上山」,完全依法無據。

原住民法的立意是為了保障原住民權益、撫平族群歧見,而非再去撕裂、劃大傷口。何況法令的保護有範圍的限制,不是「萬能的護身符」,倘若挾原住民法卻成「劃地為王」,既有違立法初衷,恐怕也不是關心原住民權益者所樂見。

點選此處由不同面向看相關事件

  

  

附件:森林法第十五條

國有林林產物年度採伐計畫,依各該事業區之經營計畫。

國有林林產物之採取,應依年度採伐計畫及國有林林產物處分規則辦理。

國有林林產物之種類、處分方式與條件、林產物採取、搬運、轉讓、繳費
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處分規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森林位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者,原住民族得依其生活慣俗需要,採取
森林產物,其採取之區域、種類、時期、無償、有償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
管理規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定之。

天然災害發生後,國有林竹木漂流至國有林區域外時,當地政府需於一個
月內清理註記完畢,未能於一個月內清理註記完畢者,當地居民得自由撿
拾清理。

eMiaol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看完這篇文章,覺得非常地驚悚。
 
對於一種事物的態度,若是從個人追求完美的態度出發,不斷讓自己進步的角度,一直修正再修正,讓人生無憾....。這是一種自我要求,也是一種不斷地進步的動力,人生因為不斷地突破的瓶頸,產生源源不絕的喜悅與滿足感。
 
但是為什麼一定要被評價呢? 或是要在意所謂的標準給的評價? 為什麼一定要跟人家比較呢?比贏了就會比較快樂嗎瑩?不會的,從文章中的例子看來,這是無窮的挑戰,永不止息。於是,若在沒有機會調整的狀況下,這是這樣用比較的態度過一輩子。
 
看看台灣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都是教我們要跟人競爭,緊張關係之下很難建立信任關係,從小計較的心思,也不會快樂到哪去,甚至染上一堆所謂可以紓解壓的癖好、產生一籮筐無解的心理疾病。前幾天一位建中的新生跳樓,有同學在討論台灣的社會現象,發現我們的教育實在太不注重心理健康了。我們不願意生活在競爭強烈的壓力下,但競爭的習慣卻已經成為根深蒂固文化。"若是不嬴,就沒有價值。",<<老子>>有提到看似無用的,卻往往有大用處,這樣的觀念。生命不只競爭,當下互動的親友之愛與生命的有趣,有太多可以挖掘。像這樣的求勝之心在我看來已接近發狂的程度,只要比贏別人,其他我都可以犧牲的態度,令我顫慄不已。
 
一種不放過自己的精神生活,每天強迫自己,這樣的生活怎麼可能是健康的呢?  或許這是演藝圈的生活典範,但是若是藉由媒體來置入常人的生活價值觀時,身為讀者就更小心謹慎,尤其是所謂名人代言,看似很值得鼓舞,可是實際是有濃重標籤、與階級觀念意味隱含其中。

我個人覺得,每個人有選擇自己的生活的方式,但是是明智、根據判斷地選擇,而非盲從。
 
這是看完這篇文章的小小想法
 
 
品潔

-------------------------
My Nokia    0921-166204

SkYpE              PINJ2005 
MsN           SHARA168@HOMAIL.COM

Y.messger        SHARA168@yahoo.COM.tw






Date: Fri, 26 Oct 2007 15:42:20 +0800
From: flora711119ster@gmail.com
Subject: [Miaoli-YA] 我必須做到130分 才能讓別人扣分



我必須做到130分 才能讓別人扣分 (蔡依林專訪)

我必須做到130分 才能讓別人扣分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38 期
作者:李郁怡


蔡依林是擁有怎樣的戰勝欲望,讓她打敗自己的軟弱、打敗看衰她的人,拿下金曲獎最佳女歌手獎?

她是一個運動員,內心有一股挑戰世界紀錄的欲望,無法抑制。

她,其實是一個藝人。

這是一場勝利的宣示!今年六月十六日晚上,台北小巨蛋,身著紅色舞衣的蔡依林,緩緩從高處降下舞台,手裡拿著響鈴,拋向天空後,像體操選手般柔軟的劈腿轉身,接下響鈴。扭腰、擺臀,動作狂野。一首「舞孃」引發尖叫聲不斷,她在火焰包圍下退場。一個小時後,她獲頒金曲獎最佳女歌手獎。

接過獎座致詞的蔡依林,沒有落淚,鎮靜非常的說:「得這個獎,我要謝謝很多人,謝謝曾經很不看好我的人,謝謝你們給我很大的打擊,讓我一直很努力……,讓我一直維持在最好的狀態。」

典禮後,網路上開始有人討論這番話是什麼意思?一位娛樂圈內了解蔡依林的長輩則說,這是一番她等了多年,才有機會說出口的肺腑之言。

她要證明:我不會被你看衰!這是驅動蔡依林挑戰紀錄的內心力量。

慘遭批評:人紅了卻不討喜 被評為爛歌手、亂抄襲

「很少有歌手像蔡依林一樣,第一張唱片就紅了,可是卻那麼的不討人喜歡。」一位熟悉蔡依林的圈內人說道。蔡依林十八歲出道,但隔兩年,她竟被創作歌手陳珊妮和林暐哲等人,評為「十大爛歌手」。後來每出一張唱片,幾乎都招致抄襲國外歌手的評價。

有人可以不在意負面的批評,但蔡依林從小就好勝,功課要第一、打電玩也要第一。她渴望巔峰。

「小時候全班有很多很棒的資優生在我旁邊,我處在班上,覺得他們好像就是數學好厲害,你可能要讀好幾本教科書,你才會進步,已經很努力、很努力,結果還是九十七分,」她說她不是資優生,但「我還是覺得不會放過自己,」她笑說。

「我想要獲得的東西可能就是:這個東西妳學好,當下妳克服了它,對我來講,那就是一種成就感。」

她從來都不放過自己,她的字典裡不容許九十九分。這個數字勝利者不屑,不是巔峰,就缺乏征服的成就感。

「你必須讓自己得到一百三十分,才能讓自己被別人扣分!」她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表示。

「一百分就『耶!』(比出勝利手勢);九十九分就『夠了!為什麼是九十九分?』」蔡依林使用的語言很年輕,但表情卻很認真。聽說,她剛出道時,總是追著經紀人問:「我應該怎麼做(才會成功)?」努力想要改造自己。

進入演藝圈,一個每天都在淘汰人的地方,蔡依林二十一歲就遇到演藝生涯中最大的困境。那年她的父母與所屬的經紀公司大聲工作室,發生財務糾紛互控,一邊是她最親愛的家人,一邊是挖掘她才華的恩師,她在其中左右為難。而這場官司的結果是,新台幣九百萬元的賠款,和不知何時才有機會重返舞台唱歌的茫然。

絕不妥協:個性極好強 練舞練到幾乎昏厥也不放棄

有一整年的時間,她沉寂消失,只演了一部反應平平的戲。沉寂的這一年多,蔡依林看懂了很多事。

她明白了,演藝圈是多麼殘酷而現實的地方,像是「當藝人最辛苦的地方就是每個人都要Judge(評論)你!」她知道自己個性好強,總是覺得別人在為她評分,「演藝圈是這樣的地方,要隨時隨地面對批評,可能你今天出現在某些人的面前,不符合他們畫出來的框框,我常常會想到的是,是不是我今天做人不夠成功之類的……。」她表示。

但是她也逐漸明白了,她喜歡演出,喜歡舞台,「表演是我的使命。」她說。

二○○二年,蔡依林終於覓得新的經紀人與唱片公司。新的東家安排她重新出道,重新塑造她的形象是「七十二變」的百變女郎,目標是要能歌善舞到風情萬種。像是要忘卻過去一般,她拚命練習,一路陪在她身邊的藝人經紀露璐,形容蔡依林極其好強,好幾次練到身體完全支撐不住,幾乎昏厥也不放棄。

蔡依林這樣形容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贏』這件事,我唯一贏(別人)的,可能只有毅力吧!在成就方面,我就永遠還是可以再更……更好更好更好。」她笑笑。她有強烈「戰勝」的欲望:戰勝負面評價、戰勝不被接納、戰勝自己的限制與極限。

「要讓她做到高難度的事,很簡單,」她的經紀人蔣承縉,以及唱片公司老闆陳澤杉都表示:「只要對她說『這太難了,妳可能做不到』或『做不到沒關係!不要勉強自己』,她就立刻卯起來。」而且眼露「殺氣」。

看今日的蔡依林,很多人不會相信,她剛出道時,是一個連跳舞都會同手同腳的藝人。

這個曾被舞蹈老師嫌沒有舞蹈天分的女孩,最初,每天十數小時不間斷的苦練;而且,白天苦練趕不上其他舞者的進度,她回家繼續練。從雙手摸不到地,練到身體柔軟,可以劈腿,驚人的改變讓舞蹈老師張勝豐稱讚她努力的程度,「在藝人中她是第一名,中間的沒有,其他人排在十名之外。」

蔡依林練過體操、瑜伽、印度舞、甚至鋼管舞,一練再練,終於她讓自己有了「舞感」,成為在舞台上可以狂野跳舞的「舞后」。蔡依林的唱片公司老闆、科藝百代總經理陳澤杉描述,這次為了新唱片,蔡依林被送去倫敦練舞,這次練舞的時間比起前幾次時間更緊迫,她必須在十天內學會鋼管舞與綵帶體操。過程中,蔡依林儘管摔得全身都是瘀青,她還是咬牙苦撐。最後,陳澤杉實在看不過去,要求她,「放棄一種,不要都練了,太苦了!」果然,這麼一說,反而被蔡依林拒絕。

挑戰極限:彩排時跌落鞍馬 沒有退路,擦乾眼淚繼續苦練

去年,她在台北、香港的演唱會是一個經典,融合鞍馬與吊環體操表演於歌舞,這是兩岸三地藝人前所未見的演出。她的體操教練陳楸杉表示,這兩項運動要求極高的臂力,從亞運或奧運之中,只有男子體操項目有這兩項,女子體操項目並沒有,就可得知其難度。

但藝人蔡依林要在舞台上,挑戰世界級運動員都沒有的競賽。她渴望巔峰、戰勝。

她表演倒吊的吊環高度,約一層樓高。而那座鞍馬約有一百六十公分高,她必須雙手放在鞍馬的扶手,兩次換手,每次換手要做腳的迴旋,中間加速度很快,重心很容易失衡。兩項表演的任何一項失手,輕則演唱會毀了,重則骨折無法繼續表演。

蔡依林的經紀人蔣承縉在接受訪問時,回憶起這一段,情緒激動紅了眼眶說:「萬一掉下來,我怎麼跟她的父母親交代?」

沒有多少人知道,在台北演唱會的前一天晚上,所有的工作人員各就各位,準備進行總彩排,蔡依林卻得了重感冒。她跨坐在鞍馬上,聽著現場倒數讀秒,準備排練平衡舉起的動作,但體力不足,怎麼也抬不起自己的身體,再試一次,卻從鞍馬上跌下來。最後,她終於忍不住坐在鞍馬上嚎啕大哭。

現場鴉雀無聲,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嚇壞了,「永遠不在人前示弱的Jolin(蔡依林的英文名)哭了?」不過,擦乾眼淚繼續苦練,沒有理由,沒有退路。

隔天的正式演出,她表現出色。在舞台上,她大聲向現場觀眾說道,「我很努力,因為我不能輸!」但是當場她卻沒掉淚,反而在台下大聲歡呼的歌迷有不少掉下眼淚。

據說,演唱會結束,她才大哭了一場,這一次,是勝利的眼淚。她連續在台北小巨蛋舉辦三場演唱會,每場一萬一千人的容量,門票在兩週內賣光,是台灣歌手有史以來演唱門票銷售最快的紀錄。

「我覺得表演者就是這樣,就像運動選手,他也是付出很多就是為了那一刻。」九月當我們專訪她時,蔡依林窩在灰色的沙發上,臉上是畫得十分完美的妝容,眨著大眼睛,模樣還很「夢幻偶像」,但內心的表白卻十足成熟。

我們問她:你會不會偶爾怕說:「『我輸了』的時候?」

她很爽快的回答:「當然會啊!最怕的就是你輸了,然後旁邊所有的人說『你(輸了)這是對的。』以我的習性,我自己是比較……」她的話沒講完,但聽得出來,她不想讓人「證實」她「輸得對」,所以她非常的拚命。

強烈自制:輕食不破戒 沒達到完美的境界就是不夠好

追逐欲望,必須有異於常人的自制力。在專訪之後,隔了幾天,我們跟著蔡依林跑通告,她一邊為了準備通告化妝,一邊吃著當天的午餐,只見她小心挑起鮪魚飯上的生魚片送入口中,便當裡的白飯幾乎沒有動。另外一盒,吃了一些的,則是沒有油水的水煮青江菜。

那一盒水煮青菜,不是偶一為之。蔡依林剛出道時,曾經被批評「胖」、嬰兒肥,為了擁有舞台巨星的姣好身材,她因此克制食欲多年,只吃水煮食物。說到,做到。

前些日子,蔡媽媽為女兒辦生日宴,整桌二十幾道菜,都是水煮食物「過水大餐」,蔡依林非常高興,但是每道菜仍舊淺嘗即止,並不因為過生日,或擺在面前的是水煮食物,而放縱一點點口欲。有一次,公司為她辦慶功宴,氣氛high到高潮,從總經理以降,大夥起鬨要她暢食,她依然只吃水煮青菜。冷靜、堅持,一口,都不肯破戒。

藝人楊丞琳很佩服蔡依林的毅力:「沒辦法像蔡依林一樣,連吃沙拉也要過水。」另一位藝人李威也說:「口腹之欲是所有欲望中最難克制的,甚至超過性欲,我知道這很難,但蔡依林自我要求成為習慣,吃的欲望對她來講,已經降到很低。」他說,蔡依林的個性不是小女人,事業心很重,想證明自己、超越自己。

這樣的自制,連社交圈都受限,這是蔡依林的代價。在一篇報導上,藝人羅志祥提起,認識蔡依林五、六年,看著她如何一步步從胖變瘦。這些年,友人都不約她吃晚飯,因為她堅持晚上六點過後,就不吃東西,所以很難約。

「有些時候,我一直告訴自己要很perfect(完美);你明明知道什麼叫perfect,卻知道沒有到達那個境界的時候,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她說,「我自己對自己評分的標準之一就是,大家可能看到的都是怎樣的蔡依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框框,可是你可能今天出現在他的面前,不是這樣的框框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說,今天的自己是不是做人不成功?」

「所以,妳在每個人面前會盡量去……達到最好對不對?」她毫不猶豫的答:「對!」

她坦白表示:「其實我覺得,會把我逼瘋的,到最後會是我自己!」說這話時,她比畫著一雙看起來比電視鏡頭前更顯細瘦的手臂,手上精緻的指甲彩繪在空中輕畫出一道色彩。訪問中,她不只一次談到「壓力」、「崩潰」的字眼。

但就在我們覺得她這樣很累的時候,她卻又表示,她是樂在其中,「我覺得我很自在啊!」「每一次進步,就會讓我覺得自己更為完整。」

蔡依林曾經在舞台上,大聲的對觀眾說:「為了表演,我犧牲了朋友、家人、愛情!」但是,「因為我這麼努力,所以我不會輸,對嗎?!」

永不鬆懈:以瑪丹娜為目標 打破女藝人年齡限制,屹立舞台

蔡依林說,她有一個夢想,就是有朝一日可以像她最崇拜的瑪丹娜一樣,以專業能力,打破女藝人演藝壽命的極限,站上世界舞台。

瑪丹娜四十歲時,還能穿著性感,在舞台上表演倒吊金鉤,唱片依舊在全球熱賣,但女歌手在台灣的演藝壽命,很少能超越三十歲,而蔡依林距離這個年紀,只剩下三年的時間了。

「如果我到了三、四十歲,都能轉得很好,才會覺得自己是成功的吧!」蔡依林表示。接著她舉起手臂,握拳說道:「加油!」向年齡極限挑戰,應該是她現在最大的欲望吧?

二十歲那個受到他人批評、喪失信心的蔡依林已悄然說拜拜,現在,二十七歲的她,接受訪問時,帶著殺氣的專注神情,突然讓人想到她最喜歡的英文單字:Victory(勝利)。

資深經紀人丘秀珠如此形容蔡依林:「她出道的時候,論身材不是第一、論跳舞不是第一、論唱歌也不是第一;不是第一,今天卻做到了最好。」從當初眾人都不看好,撐過演藝界七年,成功由偶像歌手轉型,如今有資格被稱為小天后。蔡依林的成功的確不只是娛樂圈的包裝就能夠達成的。

戰勝的欲望,讓蔡依林突破他人的看扁,也突破她個人能力的極限。下一步,她要戰勝的,是時間。即便今天的蔡依林,在台灣藝壇的火紅程度,已無女藝人出其右,但是大環境淘汰人的速度絲毫沒有減弱。贏了今天,她還有無數的明天。

*從台下到台上,她都不認輸——蔡依林的戰勝欲望

戰勝負面批評,讓觀眾重新接納 就讀景美女中時,參加MTV台新聲卡位戰獲得冠軍出道。

少男殺手的形象引發兩極反應,同年既被選為十大最受歡迎歌手,又被選為十大爛歌手。

與大聲工作室傳出合約糾紛,遭到冷凍,一年無法上舞台表演。

以「看我七十二變」專輯「重新出道」。為求重新站上舞台,拚命練舞,從同手同腳的舞蹈程度,到能歌善舞,在看衰聲中,重回歌壇。 戰勝自己,突破能力的極限 入圍金曲獎,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如果獲獎,感謝詞將是「謝謝所有看衰我的人!」三年後,以「舞孃」專輯獲得金曲獎最佳女歌手獎,果然在台上說了這段話。

在「唯我獨尊」演唱會展現苦練的瑜伽、鞍馬與吊環體操,正式擺脫玉女形象,引發話題。專輯銷量在大華人區突破兩百萬張,確立其天后地位。 戰勝年齡,挑戰女星演藝年限 下一階段目標,是要像搖滾天后瑪丹娜一樣,突破演藝青春壽命的限制,屹立舞台。


--

eMiaol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